台中市和平區谷關古靈寺
谷關古靈寺
電話:(04)2595-1369
地址:台中市和平區谷關東關路一段溫泉巷
古靈寺建於昭和25年,裡面供奉著一尊在日據時代雕塑完成的石觀音。
廟宇在八七水災時曾被沖走、在民國86年因電線走火而遭祝融燒毀、
在九二一大地震時被損毀,歷經這麼多風雨災難,
菩薩卻始終安然無恙,繼續保佑著谷關地區的人民。
在谷關遇到大事情或祭典活動一定會盛大的請示石觀音,
當地的業者對於古靈廟更是倍感尊崇
古靈寺不但是地方的信仰中心,還有許多靈異傳說,
也有許多人到求姻緣者,登上最高處後方尋找月下老人,
在月老前有一水池,池中有一個碗,
聽說只要許願完之後將錢幣投入碗中,即可達成願望。
觀世音神像為塑鋼材質,底座高7公尺、身長約7.2公尺,
立在寺廟的後方,比起兩旁建物要高出1公尺。
台中市潭子區潭水亭觀音廟
潭水亭觀音廟
地址: 台中市潭子區復興路二段89號
電話: 04 2536 2336
潭水亭位於台中縣潭子鄉潭陽村復興路二段89號,係為本鄉信仰中心。
於乾隆期年間,有木根觀音,隨水漂流至下潭仔,夜間發亳光;
先民便依潭邊在竹林下建一間石頭砌成之小廟,做為奉之所。
嘉慶六年(1801)庄民鑒於信眾漸盛,鳩資在潭邊建亭祀『潭水亭』,即由此肇始。
道光四年(1824)翻修,庄民並立匾為記。
迨光緒四年(1878)在大埔厝林其中、三分埔林振春的捐資整修並增建拜亭,
此後廟貌完整,來往香客絡繹不絕。民國九年水災氾濫,沖壞殿壁梁柱,
庄民林瓊彰,傅鍚祺,林溪瓦等人倡議遷廟,
並有瓦瑤子林逢源捐地二分充作廟地,於同年四月重建,
民國十二年奉天完工。 民國五十七年,因該廟瓦頂時常漏水,
地方熱心仕紳戴春波,乃倡鳩資重修,
善男信女踴躍樂捐及虔心信士吳田慷慨捐獻廟前土地四十一坪作道路、
方便信眾及車輛通行,遂同年七月重修擴建,迨民國六十五年冬月落成,
民國七十年成立管理委員會。 轉眼又過了半世紀,
戴主委盡心盡力合眾鳩資,於民國八十年購買廟後民宅十一間,
改建成大雄寶殿,於民國九十年完成。
原後殿及兩側廂房瓦頂時常漏水,於九十三年成立修建小組,
拆除擴建為中殿,保留主殿(觀音殿)成為一罕見的廟中廟型建物,
九十六年五月購買廟埕土地`160.8坪,於民國九十六年底完工,而有今日廟貌,
並在戊子年啓建慶成安龍謝土祈安植福三朝清醮大典。
潭水亭前殿供奉觀世音菩薩,配祀善才龍女,金碧輝煌,
開基『流水觀音』也安奉於此。
後殿二樓供奉釋迦牟尼佛 藥師佛 阿彌陀佛 文殊菩薩 普賢菩薩
護法韋馱菩薩 伽藍尊者菩薩,兩側供奉十八羅漢及萬佛牆
,一樓供奉地藏菩薩及萬佛牆,中殿三樓供奉玉皇大帝,
二樓供奉三官大帝 神農大帝 玄天上帝,
一樓供奉天上聖母 關聖帝君 註生娘娘 至聖先師 文昌帝君 巧聖先師
城隍爺 司命真君 福德正神 中壇元帥,兩側設會議、辦公室、誦經教室等。
潭水亭亭地廣闊,廟宇建築雄偉,莊嚴弘法利生的道場,結構完整而古意盎然;
北端建有綠瓦文化走廊,西南築有古色古香的六角亭,周圍遍植草木,
蒼翠宜人,是當年遷廟前潭水亭舊址;如今已成為鄉民心靈寄託、祈福的好場所。
潭水亭供奉的水流觀音由來,據該鄉父老相傳,
於乾隆年間,有一尊木觀音像,由上游隨水流至下,
潭仔庄人如獲至寶,並尊稱為「水流觀音」,
經鄉人提議建廟奉祀於潭邊,故稱為「潭水亭」,
該亭因歷史悠久,至今名聞於全省。每迎假日,
遠道來此遊覽參拜者甚多。
台中市豐原區慈雲寺
慈雲寺
地址: 豐原區水源路中坑巷22-7號
電話: 04 2523 6923
慈雲寺主祀觀世音菩薩。據說慈濟基金會創辦人―證嚴法師,
出家前經常前來慈雲寺拜梁皇寶懺,並因此萌生出家之意。
當時慈雲寺出家者眾,奉行百丈家風,與當時臺灣佛教拜經懺的風氣不同。
921大地震後,連結慈雲寺所在的中坑、南坑與豐原的橋梁斷裂,
後在慈濟功德會的捐助下,得以重建,並命名為「慈濟橋」。
「慈濟橋」的重建,背後即蘊含了證嚴法師過去與慈雲寺的一段情誼。
台中市豐原區觀音堂道濟廟
觀音堂道濟廟
地址: 台中市豐原區三和路578巷17號
電話: 04 2533 2271
西元1981年(民國70年),創始人 錫淵先生與 芮蓁小姐 於奉安神位的當晚子時,
蒙多位神明依序降駕於 錫淵先生身上並指示 芮蓁小姐謂觀音佛祖欲濟世渡人時辰已到,
在一知半解下, 錫淵先生開始閉關精進,爾後領玉旨賜名「觀音堂」,主神為觀音佛祖。
最初奉觀音佛祖旨令濟世渡眾為包府千歲,接著與高雄六龜天台山天台宮五宮寺濟公菩薩、
五公菩薩、十八羅漢師傅結下不解之緣,當時神蹟顯赫聲名遠播,
並許下「三年買地,五年建廟」的宏願,果真於西元1992年(民國81年)新廟入火安座,
坐落於台中市豐原區互助街,占地350餘坪,一樓主神為「濟公菩薩」,
二樓主神「觀音佛祖」自此廟號「觀音堂 道濟廟」,
後於歲次戊寅年間(民國87年)舉辦安龍謝土三獻大法會,
共五天法會科儀,其當時之盛況以一私人經營之廟宇實屬空前。
西元1999年(民國88元)發生台灣史上震驚的921大地震,
一場突如其來的天災造成廟宇結構的嚴重損傷,加上當時的市地重劃,
錫淵先生 與 芮蓁小姐夫妻倆不得以放棄互助街的廟址,
只能以開疆闢土重新再來的精神,重新尋找新址復甦重建廟宇;
幸得眾觀音佛祖與濟公菩薩引導下,
與十方善信大德的幫助集力下終於西元2007年(民國96年)本廟再次入火安座;
主體造型採台灣傳統的三合院式結構,正殿供奉主神觀音佛祖,
偏殿供奉黑面濟公菩薩及包府千歲,另右側大正居為辦公接待,
而左側大寬居則為開會授課研習之所,二樓備有房間可提供信眾歇息。
近四十年的光陰,於 錫淵先生 與 芮蓁小姐夫妻倆不畏艱難、
華路藍縷肩負觀音佛祖的思想使命開創如今的格局,
雖 錫淵先生已於去年功果圓滿交棒其子,感念的是接棒者代代相傳,
以「觀音」心行「濟公」事,
永保不變當時觀音佛祖所囑咐濟世渡人的初衷。
台中市北屯區松竹寺
松竹寺
地址: 台中市北屯區松竹路二段304號
電話: 04 2244 6266
松竹寺坐落於台中市北屯區三份埔一四三番地。
民國三十四年,台灣光復後,
行政區域改編將三分埔改用本寺名稱為松竹里。
松竹寺始建於清光道十三年(西元一八三三年),
迄至今已一百八十餘載,香火鼎盛歷史悠久。
於民國七十三年完成重建,民國七十九年白衣觀音大士聖像竣工完成,
唯於民國九十四年受強烈颱風海棠吹襲受損,
改塑銅雕觀音大士像於民國九十九年竣工安座。
相傳道光十年(1830年)夏,
有孩童在松竹寺今寺址後的竹林撿到一尊隨洪水漂來的觀音像,
供奉於在竹林內,稱為「水流觀音」。
主祀這類型的觀音還有臺中市潭子區的潭水亭、
臺南市的臺南清水寺。
松竹寺在道光十三年(1833年)建立,
為今北屯區松竹、松安、松茂三里的三分埔庄廟,
以農曆六月十九日為祭典。
還傳說此觀音神像曾化身替產婦接生,衍生出雞酒、油飯答謝的習俗。
三分埔的名稱式微後,當地名稱改依此寺之名,
演化出「松竹里」及「松竹路」等正式行政上的稱謂。
今址為松竹路二段304號。
1970年代末,寺身大幅度修建,殿前龍柱變成洗手台前柱子、
數根唐山石被棄置一旁、全寺到處都舖設磁磚,因此清朝古蹟不存。
寺方在1990年後院年塑建的白衣觀音大士聖像,
為高20公尺的玻璃纖維像,為北屯的地標,
但2005年受到海棠颱風影響使得神像受損倒塌。
其主持釋性昀認為是觀音犧牲自己,保佑台中居民躲過風災。
2010年10月23日,寺方對總重量達一萬五千公斤、
總工程費計新台幣七百萬元的觀音神像舉行慶成安座典禮。
松竹寺自清道光十年(西元一八三零年),將水流觀音奉祀於松竹樹幹頭,
越三年創建寺廟,迄民國六十七年(西元一九七八年)重建止,
歷經一百四十五年歲月,由于歷久破殘與容納香客需要,
將寺殿修建、重建,過程如下:
●清道光十三年(西元一八八三年),由當地大地主林牛發起地方信士,
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就地草創茅齋,榜期額曰「松竹寺」,
同年寺成,規模雖小,但莊嚴雅緻,至清咸豐初年,
地方士紳林金生等餐與重修,自此香火更為鼎盛。
●清光緒二十五年,地方富豪鄰國禮再次發起較大規模修繕。
●民國十三年(日據大正十三年、西元一九二四年)
由於當地方人士有感於寺廟年久失修,由林汝浮等發起信士捐獻,
將舊有的土角建築,全部改建為磚造,梁柱及拜亭為木造,
部分雕刻,月三年落成,寺貌為之一新。
●民國三十八年(台灣光復後)由於久年失修,屋瓦破落逢雨必漏,
柱梁油漆剝落退色,由本地當時松竹里里長賴樹金發動捐募基金,
將屋頂全部翻修,並將梁柱重新油漆,恢復寺廟莊嚴觀瞻。
●民國六十七年,由於整修奈經數十載,多處殘破不堪,
梁柱腐朽,安全堪慮,且空間狹小,難容日益增多香客,
並參酌配合都市計畫,經委員會決議由當時里長賴德輝為主任委員,
並發起各方善士捐助重建基金,於民國七十二年元月底完成,
寺貌巍峨宏莊,並於七十三年十二月吉時舉行慶成大典。
●民國七十九年三月以玻璃纖維恭塑白衣觀音大士聖像完工。
●民國九十八年九月重塑銅雕聖像安座完成;
由於原雕像於民國九十四年海棠強烈颱風吹襲嚴重受損,
經管理委員會決議募款重新雕塑高約12公尺銅質觀音聖像。
寺前的雀榕樹在2013年報導時樹高和樹幅高達十公尺,
為市府列冊的珍貴老樹。
其樹身是由新生的雀榕包住最早的老樹基幹,因此被稱為「孝子樹」。
歷經2013年3月南投地震、2013年6月南投地震,
造成主樹幹基部斷裂,寺方遂於樹幹兩側設置H型鋼架支撐。
台中聖天堂(聖天雜誌社)
台中聖天堂(聖天雜誌社)
地址:台中市北屯區環中東路一段985號
電話: 04 2239 2448
台中無極圓明觀音廟
無極圓明觀音廟
地址: 台中市北屯區北坑巷9-5號
電話: 04 2439 2931
台中市北屯區玉佛寺
玉佛寺
地址: 台中市北屯區苧園巷20之1號
電話: 04 2239 3884
玉佛寺位於台中觀音山上,有一尊寶相莊嚴的觀世音菩薩聖像,
矗立於尖峰頂上,有五條大坑步道交會於斯,開車上山或徒步上山皆宜。
台中「觀音山 玉佛寺」乃觀世音菩薩之炁所育,是「宇宙彌勒皇教」弘揚彌勒未來法之聖地,
更是佛中之寶-天山雪蓮化現處,由八大菩薩坐鎮守護,供萬民景仰。
觀音山玉佛寺建廟30多年,早期以白衣觀音菩薩像普願眾生,
2016年元月奉 南無 聖上無極彌勒天皇 聖意,接引十方宇宙壇城軌道聖能,
供奉「南無 聖至無極 彌勒觀世音皇母」金身像於玉佛寺, 以神識潛能教導眾生成為「神人類」,
使靈性不為障蔽、修為不為魘蔽、思惟不為矇蔽。 宇宙彌勒皇教是政府立案第26個宗教,
彌勒皇佛 陳金龍 憂懷眾生, 欽定台中「觀音山 玉佛寺 彌勒未來佛聖殿」為眾生信仰皈依之聖域,
與台北「陀彌天 紫竹林寺 觀世音皇母聖殿」、 台南「彌勒三聖母寶殿-九龍媽祖廟」
並列十方宇宙三大寶剎聖地, 以彌勒聖道帶領眾生進入佛境、佛智,引渡眾生成神成佛。
台中市清水區清水紫雲巖
清水紫雲巖
地址:台中市清水區大街路206號
電話: 04 2623 5500
紫雲巖主神,乃供奉「觀世音菩薩」之梵宇。
紫雲者,祥瑞之氣也,
先民以鰲峰山凝聚「山之紫雲之端」,
乃取「紫雲」為紫雲巖之稱號。
相傳清康熙元年壬寅(西元一六六二年,民國前二五○年),
有一瓦匠,途經牛罵頭山麓紫雲巖之現址,
為免污穢隨身攜帶之佛祖香火,遂將香火懸於樹梢,
迨動身離去時竟遺忘該物。事後樹上忽然祥光四射,
除於樹梢發現一只觀音佛祖香火外,別無他物。
如斯者數回,居民不約而同爭先膜拜,乃至有求必應。
善心人士乃發起建廟之議,一時樂捐踴躍,
翌日民眾發現一婦人乘白馬,氣勢非凡,
始悟為觀世音佛祖之顯靈,於是信徒更多,
廟宇終於完成。
民國六十一年為配合台中港之興建,管理委員會進行重建事宜,
於是年十月三十日動工興建,民國六十九年重建完成,
共歷八春有餘,全賴信徒踴躍捐獻,全部經費耗資數千萬元,
其樣式由平房式殿閣,擴建為五層樓台支殿閣。
內部之佈置改為:
「一樓圓通寶殿供奉主神觀世音菩薩,
兩旁有文殊師利菩薩及普賢菩薩,
並配祀十八羅漢洞,其寶相莊嚴。
二樓前殿為凌霄寶殿供奉玉皇大帝,
兩旁分祀神農大帝、天上聖母、開台聖王、註生娘娘,
民國八十八年二樓北側設文昌殿宮奉文昌帝君。
三樓大雄寶殿宮奉三寶佛祖,
於民國八十八年北側設太歲殿供奉六十甲子太歲大將軍」。
殿後附設花園,堆石為山,峰巒高聳,猶入仙境,
是香客憩休好處所,期建築工程之宏偉,設備周全,
可謂全省之冠。 本廟三百多年來,香火鼎盛,歷遭洪劫,
迭經整修重建,整修重建,廟宇煥然一新,
堪稱萬年之宏偉建築,為佛教信仰中心。
資料來源:紫雲巖官網http://www.tzuyunyen.org.tw/index.html
台中市沙鹿區沙轆觀音亭
沙轆觀音亭
地址: 台中市沙鹿區中山路270號
電話: 0936 490 923
南海觀世音 沙轆觀音亭,創建於清乾隆時期,
蔡氏21世祖蔡士璉(1750乾隆庚午年生)到晉江寮開墾所攜帶的「觀音媽香火」,
傳承至蔡氏25世蔡煌,奉祀「南海觀世音」於沙鹿中山路三角公園。
關於觀音亭,有段曲折故事。中日戰爭期間,有日人長野奉派至雲南鼓路山,
戰事危難間,得觀音庇佑,身免於戰禍,於是將觀音金身攜返,暫祀於西屯甘露寺。
1945年戰爭結束,遣返日人。長野因與設壇沙鹿三角公園的蔡粉夙識,
於是將觀音神像迎至三角公園。後蔡粉民國五十五年於六路里另設觀音廟,
擬將觀音金身移往,但因觀音夢示,留駐原地,故另塑金身奉祀,
即今弘光大學旁之「盧文巖」。
三角公園神壇,則另由蔡煌家族管理。廟身所以狹隘,乃因沙田路拓寬,廟體切割、內移之故。
台中市大肚區天慈佛院
台中市天慈佛院
地址: 台中市大肚區沙田路三段888巷2弄15號
電話: 04-26995651
台中市沙鹿區萬聖紫竹寺
萬聖紫竹寺
地址: 台中市沙鹿區台灣大道七段346巷96號
電話: 04-26312325
緊鄰於寺旁的「賢德堂」為 萬聖紫竹寺的前峰堂,主祀觀世音菩薩
「萬聖紫竹寺」建築為白色圓型主體外觀,意表心性純淨靈性歸圓。
主祀觀世音菩薩(白衣大士)。
萬聖紫竹寺二樓為「白陽天府」內有三座明燈,意表心性光明回歸本性。
■ 歷史沿革:
民國68年成立「賢德堂」( 萬聖紫竹寺的前峰堂 )。
民國70年成立「萬聖紫竹寺」。
民國89年成立「財團法人萬聖紫竹寺」。
紫竹寺環境清幽,占地3734坪,地處視野遼闊,可遠眺台中港,
適合登山健行及騎自行車(可通往台中都會公園)
萬聖紫竹寺官網:http://wan-sun.blogspot.com/
台中市大里區草湖觀音廟
草湖觀音廟
地址:台中市大里區中興路一段泉水巷385號
電話:04 2492 3287
草湖觀音廟乃申請通過內政部許可之百年廟宇,為先民由中國大陸迎請來台,
廟齡已高達一百七十到一百八十年左右,每年定期於農曆2月19日舉辦慶典。
台中市霧峰區靈山寺
霧峰靈山寺
地址: 台中市霧峰區德維街98巷8號
電話: 04 2333 9262
民國二十四年春,德欽往赴福州鼓山湧泉寺受戒,
適時德真優婆夷(即林紀堂先生之妻、林獻堂之嫂)因喪子,為療傷痛,遂一同前往。
德真見湧泉寺出家僧人獨處茅廬專心修道,心生嚮往,又親聆虛雲老和尚法誨,
修持淨土法門,多所領悟,於是購地居留此地潛心修道。
翌年秋,由林家同族人勸回,回寺後成立念佛會,創設淨土道場。
民國廿六年德新住持歸西之後,由德真優婆夷繼任住持。德真接任後,
正式依基隆靈泉寺善慧老和尚披剃出家,法脈傳承屬曹洞宗月眉山派,
並於同年舉辦在家二眾戒會,恭請善慧老和尚為得戒大和尚。
民國三十一年禮請斌宗大師宣講《佛說阿彌陀經》,
緇俗二眾專意同修淨土法門,也因而奠定往後靈山寺以淨土為行門的道風
現址霧峰靈山寺,是經由現任住持修能法師重建完成,
中國式的雄偉建築和富麗堂皇的古典氣氛更顯莊嚴。
然今日富麗堂皇的建築背後,正訴說著靈山寺蛻變的故事。
從清朝光緒年間草創的「觀音廟」,後歷經日據時期、台灣光復,直至九O年代,
前後遭受風災、水災、地震、,沒有不倒的長城,強風吹落了屋簷、
大水淹沒且蝕化了土牆、地震憾垮了土磚屋,霧峰靈山寺從這些紛至沓來的衝擊中走出來。
它的出現,正告訴吾人「靈山空相」,有智者可藉此體悟而「入佛法界」。
以下約分成三個部分介紹霧峰靈山寺創建經歷、法脈傳承與各項法會活動。
民國四十九年,兩位上人再發宏願,向林家購地於霧峰鄉甲寅村再建靈山寺,成為台中靈山寺之分寺。
草創時期,住眾普因與普智二師隨同住持德真與當家德欽前來霧峰開創。
由於當時生活清苦,住眾修道之餘,亦在寺內種植荔枝等蔬果,以解經濟之困頓。
因經濟不足之因素,二師先建造大殿與一座圓頂形「靈山塔」,
雖然寺內住眾寮房狹小,然仍過著恬淡知足的修道生活。
民國五十三年,台中靈山寺由普願法師接任第二代住持,
霧峰靈山寺則由普賢法師接任為第二代住持。
俟民國五十八年,自足, 弘法事業亦能獨化一方。民國六十四年十月,
普賢法師開始著手增建第二層大殿、齋堂與講堂(見圖三、圖四)。翌年九月完成,
此後寺宇梵唱清修,素樸無諍的靈山寶剎儼然成為人間中的一塊淨土。
普賢法師擔任住持十餘年間,修能法師自台中靈山寺遷居於霧峰,
以知客身分輔佐住持並協助規劃寺宇的各種建設。
寺中雜事無不親身參與,深受其師信任與信眾崇敬。
民國六十六年五月十四日普賢法師圓寂後,
經常住大眾公推能師繼任台中縣霧峰鄉靈山寺第三代住持。
修能法師內號宏道,俗姓黃,名素梨,生於民國廿四年。籍台中市人,世代書香傳家,
父黃公都文,以教習解惑為業,母黃氏梅碟,為一典型中國婦女,柔和賢淑,
且為虔信的三寶弟子。能師宿根深厚,亦深受其母影響巨甚,
七歲喪父,九歲即隨母親入霧峰鄉青桐林靈山寺淨修。
修能法師為人誠懇熱忱,慈心仁厚,待人如己。就任後,法緣普施,
因而信眾接腫而至,日益增多,殿堂遂形窄狹,不敷容納,
所以儘管寺內經濟左右支絀、有所拮据,
但是重建靈山寺的願力與日俱增。爾後長達九年的籌備,
終在民國七十五年十一月八日舉行動土,翌年一月一七日順利開工。
重建期間,開山住持德真法師因年高而於民國八十年圓寂於台中市靈山寺。
民國八十一年大殿已建造完成,於是先舉行佛像安座大典,恭請守成、真華、晴虛等長老主持。
八十五年重建完工,於二月二十四日舉行落成大典,
恭請戒德、淨心、修嚴、圓宗、宏榮、惟聖、本覺等七位法師主持,
同時亦傳授在家五戒、菩薩戒會,恭請修嚴、本覺、宏榮三位長老分任三師,
由傳孝法師擔任開堂,悟禪法師擔任陪堂,修能法師為依止,
一時人海匯集,法緣殊勝,蔚為地方盛事。
重建後的靈山寺,自山門而入後,即見逾丈見方草坪、花木扶疏、
人造岩壁水流涓涓,真是別有洞天。
逾丈見方草坪前矗立著莊嚴宏偉的三層大殿,殿內高近七丈餘,
供奉釋迦牟尼佛、藥師佛與阿彌陀佛。
二樓供奉西方三聖,為住眾早晚課誦的清修道場,第三層為藏經樓。
大殿兩旁客寮林立,左旁靈山塔,殿前寺牆上刻有浮雕靈山勝會,正以無言之言說法。
有道是「青青翠竹悉是法身,鬱鬱黃花無非般若」,一切法都是佛法,就看我們如何領會。
霧峰靈山寺的歷史沿革,可以歸納為初創的青桐林靈山寺時期、
台中市靈山寺時期和霧峰靈山寺時期。
初期青桐林時期以領眾念佛為主,台中靈山寺除了專修念佛法門之外,亦注重弘化等事業,
而霧峰靈山寺時期不僅恪遵前期的念佛行門與宣教,亦注重慈善救濟,
並多次舉辦佛七、八關齋戒與大型法會。從青桐林靈山寺時代直到現今霧峰靈山寺,
每一期皆有不同的弘化風格展現,然徹始徹終不變的,
即是念佛法門向來是靈山寺傳統的行門。
台中市南屯區楓興宮
楓興宮
地址: 408台中市南屯區楓樹巷25號
電話: 04 2479 4348
楓興宮蓋建於民國七十五年,起源於當時的里長黃粟煌先生,
有感地方上需要成立里民共同敬拜的信仰中心,匡正社會風氣,而積極組織籌建委員會,
募集款項,獲得全村居民熱烈響應,向建村墾戶陳家購進 50 坪廟地後,興蓋完成的。
主祀 觀世音菩薩,配祀三界公、五榖王與楓仔公。
楓仔公原係早期墾民為敬奉楓樹橋 頭的百年楓樹神而拜祀的,
只可惜,百年楓樹遭颱風吹斷砍除,村民感念之餘, 重雕楓仔公神像配祀。
楓興宮為二層樓的城閣式建築,二樓為祭祀的觀音殿,一 樓是居民聚會與老人活動中心。
主要的廟會活動,為農曆六月十九日舉行的觀音媽生﹝神誕日﹞
與三月十六日的「楓仔公會」拜祀祭典。
台中市烏日區寶林寺
寶林寺
地址: 台中市烏日區信義街381巷27弄10號
電話: 04 2337 0085
寶林寺創建於民國丙午年,觀音佛祖鑾示由宋新枝先生為寺主,
成立寶林寺,並正式諭示王剡之救世稱號為『師祖』。
並扶鑾二媳婦陳素珠女士續闡揚教義,度人救世,宣揚佛法。
寶林寺緣於『師祖』觀世音菩薩王剡女士於民國元年在台中縣烏日鄉誕生,原名張阿寶,
因家貧從小即送給王家當養女,始改名王剡。
『師祖』自幼善良慈悲,深具慧根佛骨,19歲嫁給榮泉村宋新枝先生,
宋家以耕農為生,生活清苦,『師祖』克勤克儉持家,使居家生活和諧愉快。
由於『師祖』秉性靈慧,又曾獲觀音佛祖顯人教誨,深諳草藥、收驚、米卦之術,
並無酬為鄉民服務,凡有所求,不論風雨,皆竭盡所能為鄉民治病解憂,其善行廣為鄉民稱頌。
民國乙巳年,『師祖』觀世音菩薩俗業已盡,靈該回天,
因其善行善報,承蒙觀音佛祖不棄,將靈度回,即今本寺第九觀音媽(慈恝菩薩)。
由於陳素珠女士以博愛之心施方救世,澤被鄉民,眾善同趨,因寺內地方狹窄,不敷使用。
民國69年11月17日奉? 『師祖』觀世音菩薩諭令,由楊茂欽擔任住持,
並於民國72年排除萬難購地於烏日鄉仁德村建寺即是現今的寶林寺。
未完,資料努力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