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油麻地天后古廟(廟街天后廟)

 

 

油麻地天后廟

地址:香港油麻地廟街56-58號

電話:+852 2384 0059

 

 

油麻地天后廟是香港九龍規模最大的天后廟,位於油麻地廟街近眾坊街一帶,

現由東華三院委託華人廟宇委員會管理,現被古物古蹟辦事處列為一級歷史建築。

 

 

 

油麻地天后廟於1865年由當地的水上居民所建,

原為油麻地海邊的一座小廟宇,當時位置約於今日的北海街一帶。

1870年,油麻地居民組成油麻地五約,重修該天后廟,

成為當地的宗教中心及最繁盛的地方。

當時天后廟前的土地是漁民曬船上麻纜的地方,

而不少經營補漁船的桐油及麻纜商店在那裡開設,

成為「油蔴地(油麻地)」這個地名的起源。惟1874年甲戌風災,原廟被摧毀。

當地居民遂於翌年籌募經費重建,1876年選取現址開始動工,1890年始告全面落成。

而於1887年,天后廟以南及以北的街道被政府命名為「廟南街」和「廟北街」,

其後合併為廟街,也是「廟街」這個街名的起源。

1916年,油麻地天后廟再被修葺,同時其部份事務開始被廣華醫院接手管理,

以補貼醫院經費。1928年,華人廟宇委員會正式將油麻地天后廟移交廣華醫院。

1931年,東華醫院、廣華醫院及東華東院正式統一為東華三院,

並連同鄰近的油麻地福德祠由東華三院接管。

油麻地天后廟於1969年至1972年重修,並與鄰近的油麻地城隍廟、

油麻地社壇及油麻地書院合併運作及管理。

 

 

油麻地天后廟以天后廟正殿為中,兩側則建有油麻地觀音樓、

油麻地城隍廟、油麻地觀音樓社壇及油麻地書院,各座建築主祀不同的神靈。

廟中保留的歷史文物極為豐富,其中有1860年的石獅子,1865年、1875年、

1890年及1916年所立的廟碑,1888年、1897年鑄的銅鐘,

以及頗多的木石雕刻。而廟頂的1916年石灣瓦脊,至今依然存在。

 

 

土瓜灣天后廟

 

 

土瓜灣天后廟

地址:香港土瓜灣下鄉道49號

 

 

土瓜灣天后廟係香港九龍土瓜灣一座天后廟,1885年建成,

位於下鄉道同落山道交界,依家被列作香港三級歷史建築,

並由華人廟宇委員會管理

 

 

 

天后廟存放了一口鑄於光緒十一年(一八八五年)的銅鐘;

而門額「天后古廟」四字及門聯「天恩廣佈梯航穩,后澤覃敷海島寧」

則書於光緒八年(一八八二年)。

 

 

 

土瓜灣天后廟(土瓜灣下鄉道49號)天后是本港最多信眾的神衹之一,

因此幾乎每一區都有天后廟,九龍城區也不例外。

位於下鄉道與落山道交界的土瓜灣天后廟,

於光緒十一年(1885年)由該區的漁民集資興建。

土瓜灣天后廟屬兩進式傳統廟宇設計,廟內存放了一口建廟時所鑄的銅鐘;

門額「天后古廟」和門聯則於光緒十四年(1888年)書寫。

除這些外,廟內亦供奉著原位於九龍城海心廟的龍母像,

該廟於1964年因城市發展而拆卸,原牌匾現安放於本廟中。

除了天后和龍母外,此廟亦有供奉觀音和列聖等。

經歷了1915年和2005年的兩次重修,這百年廟宇仍屹立在社區之中,

更於2010年被列為三級歷史建築,見證著土瓜灣的發展。

 

 

 

驟眼看上去,位於土瓜灣下鄉道的天后龍母廟並無獨特之處 — 裝潢簡單常見。

但廟宇背後,隱藏著土瓜灣半世紀前的生活和地理面貌。

作為典型南方建築,天后龍母廟為三開間的兩進殿宇,

左邊乃「天后古廟」,右邊為「海心龍母」。

但實際上,天后廟和龍母廟本為兩間分開、地點不同的廟宇,

至1960年代龍母廟被拆後,才重建「落戶」跟天后廟合併,

成為今天的天后龍母廟。

天后廟 天后廟原位於土瓜灣村和海傍附近,面朝大海,

由當地的客籍人士於光緒十一年(1885年)修建。

廟中兩旁有對稱的廂房,中間為天井(現已改建成拜殿),

後進的屋脊則有魚尾形裝飾。

如今的門額於光緒十四年(1888年)重建時所刻,

門聯為:「天恩廣布梯航穩,后澤覃敷海島寧」,

而廟內亦有一口光緒十一年所鑄造的銅鐘。

除了主祀天后外,廟內亦配祀觀音、王母、龍母及列聖,

神像下設有消災壇,祭祀無常和白虎。

龍母廟和海心島 龍母廟主祀龍母。

相傳龍母為秦代晉康人,豢養五龍,秦始皇曾派專使禮迎。

他本領非凡,能耕能織,能漁能牧,能醫能護,執仗護航

,普濟蒼生,後人因此立廟紀念。

龍母的影響遍及珠江流域和海外華人地區。

至今,土瓜灣龍母廟的起源已難以考究,

但往日大量漁民和水上人家會專門參拜,祈求出海平安。

而龍母廟外所在的海心島於五、六十年代,乃是著名的旅遊度假勝地。

海心島座落於九龍半島東南、土瓜灣浙江街對出約三百米海面。

島嶼面積不大,十來分鐘便能走遍全島。拾級而上,可見一塊「魚尾石」,

像鯉魚尾巴翹出水面,傳說情侶拜此石便能有美好姻緣。

島上有中式小亭台,可以盡覽港島和鯉魚門景色。

此外,島上有幾家專門煮烚蚌和東風螺的餐廳,

小小的島上地面全是蚌殼螺殼。

每逢假日,大量遊人、漁民於碼頭乘搭小艇從浙江街到海心島,

拜魚尾石、看風景、吃蚌螺,熱鬧非常。

當年,坐艇去程不收費,回程船費三毫,而一碟炒蜆僅僅五毫。

直至1964年,港英政府為了發展土瓜灣的工業,進行填海工程,

海心島被夷平、龍母廟被拆,昔日的小島不復存在。

於1970年代,賽馬會出資在原來海心島位置興建海心公園,

保留「魚尾石」和亭台,但往日遊人的笑語盈盈不再,

只是偶有長者於公園晨運。而龍母廟則被移到天后廟旁,

被周圍街市的吵雜聲所淹沒,寂靜無聲。 一個時代終結。

 

 

 

香港石排灣天后廟

 

 

香港石排灣天后廟

地址: 香港香港仔香港仔大道182號

 

 

石排灣天后廟又稱為香港仔天后廟,是香港的一座天后廟,

位於香港島南區的香港仔,香港仔大道與香港仔水塘道交界,

現已被列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

 

 

 

石排灣天后廟建於清道光三十年(1851年),

其時香港島已成為英國殖民地。而建廟之地當時為海邊,

對出的海灣即為石排灣,及後香港仔進行填海,使該廟現在已深入內陸。

而該廟曾於同治十二年(1873年)及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重修。

華人廟宇委員會於1999年將天后廟拆卸,以原廟未損壞的廟脊及石柱重建。

 

 

石排灣天后廟採用了二進三間硬山式建築設計,

為具有無露天天井的毗連四合院建築。該廟分為前殿、正殿兩部份,

正殿兩旁則有偏殿,左邊偏殿是辦事處而右邊偏殿則是天后寢室,

室內總面積306平方呎。廟內有金柱三對,用以承接屋頂的重量,

正殿樓高6米,供奉天后娘娘;偏殿則供奉譚公、觀音及黃大仙.

 

 

 香港黃泥涌譚公天后廟

 

香港黃泥涌譚公天后廟

地址: 香港跑馬地藍塘道9號

黄泥涌天后庙位于香港黄泥涌蓝塘道9号。建于1901年。

处于闹市之山坡上,自成一角,位于谭公庙后。

 

 

舊譚公廟原處於近養和醫院山坡上,後因市區發展而拆卸。

位於藍塘道的新廟建於光緒二十七年(一九零一年),

集資者皆為居於黃泥涌區的客籍人士。廟後有天后廟一座。

 

 譚公廟興建的緣起,甚為有趣。據說舊廟拆卸之後,有一客籍小童坐於現址地上,

自稱譚公化身,命眾人於該處建廟奉祀他。

自此,坊眾認同須建新廟以繼續廟統。有一事為善信所樂道的,

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當中,有一彈投於廟前,卻未有爆炸,否則有數百人喪生。

人稱此乃譚公顯靈庇佑居民的證據。

 

 

譚公仙跡

有說本名譚德,元代惠州人,法相多為孩童模樣。

據《惠州府志》所載,譚德於惠州九龍峰修行,

常持木杖出山,並有老虎隨行代為負重物,十三歲得道成仙,

信眾向衪求雨或賜晴,每多應驗,特建廟供奉。

又有傳說指譚公為譚峭,因會呼風喚雨及替人治病,被奉為神。

咸豐六年,為表揚譚公顯聖平亂,保佑惠州鄉眾,清廷敕封譚公為「襄濟」。

香港開埠初年,對石材需求甚殷,吸引不少惠州的石匠來港,

同時把譚公信仰帶來香港。

 

 

 

譚公廟內除譚公外,亦供奉北帝、太歲、觀音、呂祖、女媧、

黃大仙、慧能、金花娘娘及城隍多位神祇。

而天后廟內除天后外,亦供奉當年太歲及城隍。

 

  

香港銅鑼灣天后廟

 

 

香港銅鑼灣天后廟

地址: 香港銅鑼灣天后廟道10號明德樓

落成: 1868 年

 

 

銅鑼灣天后廟,又稱燈籠洲天后古廟或簡稱天后古廟,

位於香港島銅鑼灣天后廟道10號,灣仔區及東區之間的一條分界綫,

銅鑼灣天后廟始建於清朝初,由戴仕蕃建造,當時稱之為「鹽船灣紅香爐廟」,

天后廟的業權至今仍為戴氏族人(戴氏福堂有限公司)所擁有,

1928年通過的《華人廟宇條例》,規定全港廟宇由華人廟宇委員會管理,

但紅香爐天后廟獲豁免,仍由戴氏族人自行管理,是一個非常特別的例子。

銅鑼灣天后廟主祀神靈是天后娘娘,另祀神靈為觀音、正財神及包公。

附近的地鐵站亦命名為「天后站」。該建築被列作香港法定古蹟。

 

 

建廟歷史傳說一:

有一個紅香爐被水沖到現今的銅鑼灣,當地鄉民和漁民認為是天后娘娘顯靈,

在該處建一小廟,用這個香爐來上香奉祀,由於靈驗之故,廟貌便發展起來;

故此廟所在地改稱為「紅香爐山」,沖來香爐的港口改稱為「紅香爐港」。

及後「紅香爐港」泛指港島一帶,亦是「香港」的命名。

 

 

建廟歷史傳說二:

銅鑼灣天后廟約於十八世紀初由戴氏家族所建。戴氏為來自廣東淡水的客家人,

初時定居九龍灣一條名「蒲崗」的村莊,戴氏常渡海至港島沿岸割草,

相傳其族人在岸邊拾得一具神像,遂為其立祠供奉。其後善信漸多,

香火漸盛,遂籌募經費,興建一座正式的天后廟。

 

 

銅鑼灣天后廟原本建於海邊的高台之上,背靠炮台山,面向維多利亞港,

雖歷經多次重修,先在道光甲辰(1844年)重修,

至今仍保持著同治七年(1868年)第二次規模宏大重修時的面貌。

天后廟為二進式的中式傳統建築,面闊三間,以青磚建成,

屋頂蓋以綠色琉璃瓦,採用左右對稱布局,第一進為門屋,正門為前檐廊式設計,

正門後設置擋中用作擋煞,兩進之間的天井加蓋屋頂而成為香亭,

後方便是供奉神袋像的正廳主殿,設有光緒二年的石製神檯。

兩傍各有一個側殿,左為「戴福堂」而右為「百家神殿」,

側殿前各有天井及獨立出口通往廟外或經上書前「瞻雲」後「龍化」

和前「就日」後「虎變」的左右月門進入香亭。

天井照壁分別有龍和虎的灰塑裝飾。廟門橫額《天后古廟》四個大字,

廟門外部石樑有同治七年的字樣,兩旁有道光廿五年(1845年)

雕刻有「興邑刁爵」字樣的石獅,及光緒廿八年(1902年)的銅聚寶爐和香爐。

門屋正脊分3層,上層為「二龍爭珠」,中層是以中國戲曲人物陶塑裝飾的石灣花脊,

而下層則為彩繪,但大部分已經脫落,兩端飾以上有鰲魚的博古。

正廳正脊與門樓正脊類似,惟沒有「二龍爭珠」。

山牆兩端的墀頭有分別寫上「富貴」和「壽考」的花鳥灰塑。

 

 

銅鑼灣天后廟 為香港法定古迹之一,又稱燈籠洲天后古廟或簡稱天后古廟。

始建於清初,由戴仕蕃建造,是本港眾多供奉天后的廟宇之一,雖曾數度修繕,

但大致仍維持原狀,至今仍保留同治七年( 1868 年)

第二次規模宏大重修時的面貌。廟門外部石樑有同治七年的字樣,

兩旁有道光廿五年( 1845 年)雕刻有「興邑刁爵」字樣的石獅,

及光緒廿八年( 1902 年)的銅聚寶爐和香爐,

而屋脊上之人物陶塑造型栩栩如生,壁畫精緻細膩,

古貌依然,是同類廟宇建築的佳作。

 

 

銅鑼灣天后廟由戴氏家族興建,但確實的建廟年份已難於考證。

相傳戴氏族人在銅鑼灣岸邊拾獲一枚香爐狀的紅色石頭,

並深信其由天后所賜,因而立祀供奉。

由於前來上香的漁民日眾,戴氏家族遂募資在此處興建一所天后廟。

天后廟現存歷史最悠久的文物是一口古鐘,

鐘上銘文所刻的年份是乾隆十二年(一七四七年),

正門門額的「天后古廟」的題字和兩旁的門聯,

則是同治七年(一八六八年)重修時所立。

廟宇內還有牌匾、對聯、香爐、石獅、石案等其他文物,

皆由清代保存至今。天后廟是兩進式建築,兩側建有偏殿,

正殿供奉天后、包公和財神。廟宇的屋脊裝飾華麗,

前進是以雙龍戲珠為題的脊飾,兩端飾有博古和鰲魚,

後進則有石灣陶塑瓦脊,脊上的人物陶塑是以中國傳統戲曲場景為題。

廟內裝飾和對聯所採用的剪瓷工藝,在香港甚為罕見。

 

 

 

 

筲箕灣天后廟

 

 

筲箕灣天后廟

地址: 香港筲箕灣筲箕灣東大街53號

電話: +852 2569 1264

 

 

 

筲箕灣天后廟,是香港一所天后廟,位於香港島筲箕灣筲箕灣東大街53號,

現已被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並由華人廟宇委員會管理。

現存的筲箕灣天后廟建於清朝同治十二年(1873年),原有廟宇約建於19世紀初期至中期,

因為前一年遭颱風摧毀而於原址重建。

1946年3月21日,該廟因為阿公岩一次彈藥庫爆炸而嚴重損毀,所以於1948年曾作大型重修。

筲箕灣天后廟是一座兩進三間式廟宇,漁民供奉媽祖(天后)以祈求風調雨順,漁獲豐收。

除了供奉天后外,也供奉呂祖及觀音,因此該廟也有「觀音借庫」的傳統習俗,

在每年農曆正月廿六舉行。

廟內存放著逾百年的古鐘、碑銘、牌匾、壁畫、木刻及石灣陶塑等歷史文物。

 

 

1874年,香港遭逢了有史以來最大的颱風,多處傷亡無數;只是對筲箕灣造成的損毀較輕微。

筲箕灣坊眾認為是天后娘娘顯靈保佑,遂重建風災時遭破壞的天后廟。

傳說天后姓林名默,自童年起已有預測天氣的異能,在海難中救人無數,

沿海鄉民和漁民均視她為海上守護神而建廟奉祀,祈求風調雨順,漁獲豐收。

 

 

 

廟內現仍存有南海人潘黎閣撰寫的『天后廟重修碑記』,證明此廟是在一八七四年遭風災後重建的。

廟內現仍存放著逾百年的古鐘、碑銘、牌匾、壁畫、木刻及石灣陶塑;

此外,天后座前的千里眼及順風耳塑工一流,非常精緻,極具觀賞價值。

 

 

除天后外,廟內亦供奉關帝、觀音、呂祖、黃大仙等神祇。

 

 

 

 

天后廟除供奉天后,也奉祀呂祖及觀音,所以每年農曆正月廿六也有「觀音借庫」的傳統習俗。

 

 未完,資料努力更新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乾清宮 的頭像
    乾清宮

    乾清宮

    乾清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